首页 知天地 正文内容

贾诩(贾诩为什么称为毒士)

sfwfd_ve1 知天地 2024-01-26 18:42:11 332

本文目录一览:

贾诩做了什么?为什么被称作三国第一毒士?

由于反攻长安的计划是贾诩提出并坚持的,因此后来学者多将其认定为李郭之乱的罪魁祸首,贾诩也因此被称为“三国第一毒士”。

那我认为这是对贾诩不公平的评价,贾诩是一位谋士,谋士的任务是帮助君主取胜,也许在过程中会伤害到某些人,但并不能因为这样就把他称为第一毒士。贾诩唯一一次做的不好的事,就是帮助了董卓残余力量打击汉朝忠臣王允。

贾诩背负三国第一毒士之名,是因为他献计给李傕、郭汜等人反攻长安,以致长安死伤无数,天下大乱。纵观贾诩一生,献计很多,其实大多堂堂正正,不算毒辣,只是反攻长安一计,杀戮太重,为祸深远。

贾诩被称为三国时期的第一毒士有两个原因,一个是他献的计策过于毒辣,害死了很多人;另一个是他的眼光非常的毒,换了好几次主子,都跟对了人。我们先来说说贾诩献了什么计策让他被称为毒士。

他是汉末年不折不扣的人才,但为何他却被称之为“毒士”呢,这究竟又是怎么一回事呢,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。01贾诩提议将长安攻下 贾诩虽然满腹才华,但是却不是一个大义凛然的人,他始终将自身的利益放在第一位。

东汉末年的谋士贾诩应该如何评价?

1、贾诩的站队是明智的贾诩,收获也是重大的。后来曹丕继位,为报贾诩相助之恩封贾诩他为太尉,进爵魏寿乡侯。更重要地是,贾诩是三国里少有的能够得以善终的人。

2、献帝上位后,东汉末年的混乱局面本来可以就此改变,走上正途。贾诩却凭借着一己之力掀动了乱世风云,影响了东汉的命运,可以说没有贾诩就没有三国。纵观贾诩一生,他想出的谋略无一不是为了自保。

3、深谋远虑,如此评价贾诩不为过,但是贾诩的那些谋略,比如挑动李傕郭汜攻长安,根本没有考虑到百姓的死活,加速了汉朝的灭亡,毒士之名也是名不虚传。

4、无论贾诩本意如何,东汉末年的天下大乱他都难逃其咎。善良的贾诩,和常人眼中视人命如草芥的贾诩大相径庭。仅凭文和乱武背后的隐情,也无法证明贾诩的爱民之心。想要进一步佐证贾诩的品性,不妨来看下后续发生的两件事。

5、贾诩说贾诩:「段煨生性多疑,有猜忌贾诩我的意思,待遇虽然优厚,却不可依靠,待久了一定会被他所害,而我离开他一定很高兴,又指望我连结外援,一定善待我的家人。而张绣缺乏谋士,也很愿意得到我,这样我和我的家人都能够得到保全。

6、贾诩几经易主在东汉末年这段历史上,像贾诩这样数次换主的人有很多,贾诩不是他们当中最出名的一个,但绝对是影响力尤为显著的一个。

贾诩是谁

贾逵是贾充的父亲,贾诩跟他们二人没有关系。贾诩 贾诩(xǔ,147年-223年8月11日),字文和,凉州姑臧(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)人。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、军事战略家,曹魏开国功臣。

贾诩 是三国时期曹操手下著名谋士,曾是李催、张绣的谋士,也是少数从计谋上 真正打败曹操 而且让曹操佩服的人 。 贾诩为人稳重 ,幕后献计。将自己保护的很好,他智谋过人。

贾诩(147-223年),字文和,武威姑臧(今甘肃武威)人。三国时期魏国著名谋士。曾先后担任三国军阀李傕、张绣、曹操的谋士。官至魏国太尉,谥曰肃侯。

贾诩作为三国时期的“毒士”,在曹操阵营中屡献奇谋,而且他具有相当高的智慧。本视频详细介绍了贾诩的生平故事及成就。

三国里贾诩是著名谋士、军事战略家,曹魏开国功臣。贾诩(147年—223年):字文和,武威郡姑臧(今甘肃武威)人也。

曹操在官渡战袁绍、潼关破西凉马超、韩遂,皆有贾诩之谋。曹丕称帝封其官为太尉、魏寿亭侯;死时七十七岁,谥曰肃候。

三国演义里的贾诩

贾诩,字文和,凉州姑臧人。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、军事战略家,曹魏开国功臣。原为董卓部将,董卓死后,献计李傕、郭汜反攻长安。李傕等人失败后,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。

《三国演义》中,郭嘉为曹操定下“十胜十负”的判断极有水平。 其实,贾诩也曾过类似说法,只不过比较简洁:您英明胜绍,勇胜绍,用人胜绍,决机胜绍,只需等待一个战机贾诩简介,瞬间就能干翻袁绍。

贾诩 字文和 东汉末至三国曹魏初年著名谋士、军事战略家,也是曹魏的开国功臣。原为董卓部将,董卓死后,献计李傕、郭汜反攻长安。李傕等人失败后,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。

从董卓之乱一直到魏文帝曹丕的时代,贾诩一直存在并发挥影响。

《三国志·魏书·贾诩传》)于是拜贾诩为尚书。虽然如此,李傕等对等贾诩总是“亲而惮之”(《三国志·魏书·贾诩传》)。时贾诩之母去世,贾诩辞掉官职,被拜为光禄大夫。

贾诩极有智慧,擅于自保,是当时公认的智谋之士。 贾诩- 简明演义传记 贾诩是三国时期的著名谋士,原为李傕手下,为求自保,建议李傕等人袭取长安,造成大乱。在李傕、郭汜二人争斗之际,贾诩从中周旋,尽力保全献帝,因与李傕争执而逃回家乡。

文章目录
    搜索